崇敬书画,如同崇敬文字一般。喜欢看画里的含义,画里的神韵,画里的故事,想象画家动笔时心中有着怎样的思绪和情结。
不敢说自己懂画。
在小城主路旁的橱窗里,常镶嵌着一些字画。也曾有幸一次到博物馆看画展。喜爱看山水,传统文人画中的山水。也喜爱,那些精神意趣。一山一水一寺一僧一远人,常是高士风范,令人望去,不尽地仰慕。这种仰慕,暗自是有距离感的,不忍再近,也不好再近,远观一种不俗的精神遗风,要稍稍的低温,似乎隔着心理上的时空,才见其精神。
从来,不敢把自己安放在那些画里,知道有那些意境,远远的在,就好。
小女子偏爱清雅。中国人讲究清高,清者,高也。艺术理论家把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比作是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想,就是真性情吧。
林风眠曾说过,艺术所要表现的无非两点,“美”与“力”。而想要创作的初衷无一不是出于感情,没有感情的创作,不叫艺术。
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齐白石说:“中国画,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最妙在似与非似之间。”
张大千这样说:“写意两字,依我看来,写是用笔,意在造境”。
一位画家论画,反复强调一个词:气息。一幅有生命力的作品,会有画家打上的气息,这气息,是独特的,一眼可见而莫可名状。事实上,能让人有所印象有所触动的艺术,的确是有一种可以感受语言难及的气息。
艺术创作是灵与性的结合。清人黄崇惺有云:“画者心中必有一段苍凉盘郁之气,乃可画山水;必有一段缠绵悱恻之致,乃可画仕女。”描绘南北之峰,应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北疆山水雄厚奇杰,南域山水秀润温婉。
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石涛说:山水画必须有人,才算是逸品。小桥,流水,人家,浑然一体,佳偶天成。也许,美到极致的东西,永远都是最自然的,含蓄的,优美的,雅致的,意境悠远的。不必说,不可说,尽在画里,又逼进人的内心深处,清芬暗盈,余韵幽幽。
艺术是最好的梦,带给我们灵魂的愉悦和宁静。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朱光潜
人生如画。人的一生归结为一幅画,是何等美妙的事情。
人生历程本身就是一幅色彩纷呈的画卷,每个人既是这幅画卷的欣赏者,又是这幅画卷的缔造者。有丰富的色彩便能铺就出美好的人生,有生动的画面便能绘出深远的意境……
评论